四、蛀心虫
蛀心虫,又称食心虫。蛀心虫的种类很多,包括天牛幼虫、粉蛾幼虫和其他昆虫的幼虫等,一般钻入枝梢内啃食木质进行为害,受其影响的果树,轻者生长不良、树势衰弱黄化,重者甚至整棵树死亡。
防治方法:
1、每年5-6月中下旬一般为上述害虫的产卵与孵化盛期,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。在此时期,要经常巡视果园,检查树干的裂缝伤口处、树皮凹陷部位及近地面树头,及时挖除卵块及初孵幼虫。
2、3月底至4月初果树花蕾期,可用辛硫磷喷杀部分越冬虫化蛹。
3、如果检查发现树干或大枝出现蛀孔伤口与木糠,可用细铁线沿蛀孔刺入刺杀幼虫;或用针孔注射敌敌畏或乐果等杀虫药,孔口用粘土封闭,蛀虫可被毒杀。
4、重点还要落在消除虫源上。现在受蛀食已黄化、枯萎的枝梢及时剪除并烧毁,不但直接降低虫口密度,还大大减少明年的虫源。被蛀得比较厉害的果树是聚集虫害最多的根源,果农在年底清园时,应该把一些被蛀得比较厉害的树枝或者树干砍掉,连同地上的枯枝一起烧毁。
5、有条件的果园,平均15亩左右安装一盏黑光灯,利用昆虫的趋光性,可诱杀很多种类的害虫,包括蛀心虫的幼虫与成虫,效果不错。
●星天牛的危害
星天牛为害17科27属45种植物,其中柑橘类和杨柳类树木受害最严重。天牛的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,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,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,使树势衰弱,树干下有成堆虫粪,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。成虫咬食嫩枝皮层,形成枯梢,食叶成缺刻状。
星天牛的生活习性:
①在广东一年发生1代,以幼虫在被害寄主木质部内越冬。
②越冬幼虫于次年3月以后开始活动,在广东于清明节前后多数幼虫凿成长3.5-4厘米,宽1.8-2.3厘米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圆形羽化孔,伏于蛹室内。
③4月上旬气温稳定到15℃以上时开始化蛹,5月下旬化蛹基本结束。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,5月底6月上旬为成虫出孔高峰,啃食寄主幼嫩枝梢树皮作补充营养。
④6月上旬,雌成虫在树干下部或主侧枝下部产卵,7月上旬为产卵高峰。
⑤7月中、下旬为孵化高峰,幼虫孵出后,即从产卵处蛀入,向下蛀食于表皮和木质部之间,形成不规则的扁平虫道,虫道中充满虫粪。
⑥一个月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,蛀至木质部2-3厘米深度就转向上蛀,蛀道加宽,并开有通气孔,从中排出粪便。
⑦9月下旬后,绝大部分幼虫转头向下,顺着原虫道向下移动,至蛀入孔后,再开辟新虫道向下部蛀进,并在其中为害和越冬,整个幼虫期长达10个月,虫道长35-57厘米。
星天牛发生的主要原因:
1、果园管理粗放,特别是清园工作不完全导致柚园内杂草丛生,长期不科学施肥导致土壤板结,树势弱,病虫害的防治不及时,以致天牛虫虫密度逐年增大,加速为害。
2、栽培技术的不科学有利于天牛危害。在幼树定植时栽得较深,掩埋了嫁接口,不利于喷药防治天牛产卵,导致天牛危害严重。
3、由于天牛的生活习性,幼虫在寄主木质部越冬,一般化学药剂难于喷杀到幼虫虫体,触杀和胃毒效果差。另外就是天牛产卵是在树皮夹缝,后会分泌一种胶状物质封口,药剂防治造成死角,而一般化学药剂都是触杀型或胃毒型的,内吸性药剂较少,导致杀卵和幼虫都不彻底。
解决方案:
1、(捉)6月份在成虫大量羽化出孔时,捕杀成虫。星天牛喜在晴天中午,褐天牛喜在闷热傍晚外出活动。
2、(刮)6—8月份注意检查树干,若发现有黄色泡沫状流胶物(内有虫卵和幼虫),用小刀刮除,然后涂20%敌敌畏煤油液,可杀卵并防止幼虫蛀入木质部为害。
3、(涂)在产卵高峰期之前用生石灰1份,加清水4份,搅拌均匀后,自主干基部围绕树干涂刷0.5米高,可以防治星天牛产卵。
4、(塞)当幼虫蛀入木质部时,可用棉花蘸80%敌敌畏原液,或用针管注入虫孔内毒杀幼虫,然后用棉花或湿泥封堵虫孔。
5、(钩)根据排屑孔排出的木屑颜色、粗细、湿润度判断蛀食部位后,用钢丝插入刺杀或钩出幼虫。
天牛成虫
天牛危害树干
天牛危害—黄色泡沫状流胶物(内有虫卵和幼虫)
天牛严重危害导致柚树枯死
柚园天牛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
五、蚜虫
柑桔蚜虫在我国分布极广,所有种植区均有发生,主要为害柑桔的嫩枝梢,吸食营养液,嫩组织受害后,形成凹凸不平的皱缩,排泄的蜜露常导致煤烟病发生,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。
防治方法:冬春结合修剪,剪除有枝梢上越冬的成虫和卵,施行抹芽放梢,使新梢抽生整齐,中断蚜虫的食物供给,降低虫口基数。药剂防治以新梢有蚜率达25%时为喷药指标,可选用乐果乳油、或爱福丁乳油、或艾美乐、或吡虫啉、或溴氰菊酯等喷洒。
六、柑桔木虱
至5龄若虫(体视镜放大50倍)a~f 依次为木虱卵
柑桔木虱是柑桔类新梢期主要害虫,也是柑桔黄龙病的传播媒介。成虫多在寄主嫩梢产卵,孵化出若虫后吸取嫩梢汁液,直至成虫羽化。受害的寄主嫩梢可出现凋萎、新梢畸变等。木虱还会分泌的白色蜜露并粘附于枝叶上,能引起煤烟病的发生。更为糟糕的是,木虱在柑桔黄龙病病株上取食、产卵繁殖,可产生大量的带菌成虫,成虫可通过转移为害新植株而传播黄龙病。
防治方法:木虱多分布在衰弱树上,这些树一般先发新芽,提供了食料和产卵场所。在一年中,秋梢受害最重,其次是夏梢,尤其是5月的早夏梢,被害后不可避免会爆发黄龙病。而春梢主要遭受越冬代的为害。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常有一次迟秋梢,木虱会发生一次高峰。
(1)做好冬季清园。冬季气温低,越冬的木虱成虫活动能力差,可通过喷药杀灭,能有效减少春季的虫口。
(2)在一个果园内种植的品种要求一致,便于落实统一的管理措施。
(3)加强肥水管理,使柑树长势壮旺,每次新梢发梢整齐,利于统一时间喷药防治木虱。
(4)一梢三药,统一防治。第一次喷药时间应在露芽期(芽长1cm以下)进行。
(5)选用农药防治。毒死蜱、吡虫啉、联苯菊酯、高效氯氰菊酯、乐果乳油、速灭杀丁乳油,或其他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。
七、柑桔实蝇
柑桔等果树害虫,中国柑桔区常见种类有柑桔大实蝇、蜜柑实蝇和柑桔小实蝇,都是国际检疫对象。幼虫在果内取食为害,常使果实未熟先黄,提前脱落,容易腐烂。
防治方法:夏秋摘除虫果、拾毁落果,成虫出现期在树冠浓密处喷洒敌百虫或敌敌畏加红糖稀释液,利用甲基丁香酚或含马拉松的水解蛋白诱饵诱杀,以及释放不育雄虫等。湖南省建议的主要防控技术是:
1. 成虫回园监测。采用挂瓶法、点喷法等方法监测成虫回园始期,准确确定防治时期,做好分类指导,为大面积防治提供依据。
2. 成虫诱杀。根据监测情况,在柑橘大实蝇羽化始盛期至盛末期,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期间诱杀成虫。
(1)挂瓶(诱捕器)诱杀。对于虫果率3%以下的果园,可采用糖醋液等食物诱剂挂瓶(诱捕器)诱杀成虫,每亩悬挂8~10个,每7天换1次诱剂。可在诱捕器外壁喷粘胶,提高诱杀效果。
(2)点喷诱杀。对于虫果率3%以上的果园,使用蛋白饵剂点喷柑橘树冠叶片背面,每亩喷10个点,每点0.5平方米,或糖醋液每亩喷三分之一柑橘树,每株树喷三分之一树冠。每隔7天喷药1次,蜜桔类一般要喷3-5次,椪柑类和橙类一般喷4-6次。
(3)悬挂粘胶球型诱捕器诱杀。每亩挂8-10个粘胶球型诱捕器,每个诱捕器间距10米左右。
3. 捡拾落果与虫果处理。捡拾并处理虫果对控制翌年害虫基数作用较大。
(1)捡拾落果。从9月中旬至11月下旬,定期捡拾园中落果,并摘除未落的虫果,每7天一次。山坡果园在坡下挖浅沟拦截虫果收集。打蜡加工厂、零散交易点及无人管理桔园虫果收集后集中处理。
(2)处理虫果。捡拾和摘除的落果就地置于塑料袋中,扎紧口袋密封闷杀。7-10天果实腐烂后将烂果埋入土中作肥料,虫果处理袋可重复使用。也可将收集的虫果,送往虫果处理池中浸泡灭杀,或喂鱼、喂猪。
摘自:网络资料(部分来自柑橘通与农药第一网 有整理) 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