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。以幼虫潜入嫩叶、嫩枝和幼果的表皮下为害。1年发生9~15代,以蛹和老熟幼虫在晚秋梢和冬梢嫩叶表皮下越冬。一般5月初发生,7~9月为为害盛期。夏梢受害轻,秋梢和晚秋梢受害重。
柑橘潜叶蛾危害嫩梢
潜叶蛾危害柑橘果实
农业防治:结合冬季清园,剪除受害枝梢,并予烧毁。尽可能抹除夏梢和零星早秋梢,统一放梢。加强肥水管理,促使新梢抽发整齐。
药剂防治:选用1%或1.8阿维菌素乳油2500~4000倍液、3%啶虫脒乳油1000~2000倍液、80%敌敌畏乳油800倍液、40%乐果乳油1200倍液、20%除虫脲胶悬剂1000~1500倍液、5%定虫隆乳油1500~2000倍液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000~6000倍液等。
保护天敌: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等天敌。
九、吉丁虫
分布与危害:全国大多数柑桔产区均有发生,以幼虫潜入枝条表层危害,被害枝条初期有吐泡流胶现象,以后幼虫在形成层面下取食形成虫道,幼虫害之处,主杆枝条树皮剥裂,树势变弱,后期死亡。
发生规律: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木质部越冬,翌年3——4月间在虫孔道内化蛹,5一7月陆续羽化为成虫,成虫寿命23天左右,由于成虫出现期不整齐,所以幼虫发生期差异较大,羽化的成虫5一6月产卵,幼虫7月上旬危害最烈,秋季羽化的成虫7一8月间产卵幼虫10月上旬。
防治方法:
(1)结合冬季修剪,剪除害虫危害枝干,刮除粗糙翘裂皮同时清
园减少越冬虫源。
(2)从5月上旬成虫出洞开始,每隔7一10天用药喷洒树干一次,连续3次杀死成虫,用药以40%毒死蜱乳油800一1000倍液。
(3)利用成虫受惊坠地假死习性,组织人力在清晨振树捕杀成虫。
(4)幼虫孵化蛀入皮层后被害处凹陷变黑容易识别,可用刀将皮层下的幼虫挖除,用刀在被害处纵划数道,深度达木质部,将幼虫杀死,也可以用80%敌敌畏乳油20倍液蛀入虫道,并用黄泥浆封口,外用塑料薄膜包成裹脚腿到树杆分叉处,熏杀幼虫。
以上4种方法中,以成虫出洞期,即时连续喷药可有效控制吉丁
虫的危害是防治关键,此外采收前1月停止用药。
白粉虱↑
黑刺粉虱↑
危害特点:
主要以各代幼虫为害春、夏、秋梢嫩叶。以幼虫固定在一二年生叶背上吸食,导致枝条短而纤弱,叶片因幼虫排泄蜜露诱发煤烟病,致使枝叶发黑,阻碍光合作用,引起树势衰弱,果实生长缓慢,以致脱落。留存果个体小,皮硬、色黑、味酸,降低商品价值。
●黑刺粉虱:若虫聚集在叶片背面,吸食汁液,叶被害处黄化,并能分泌蜜露,诱发煤烟病,枝叶发黑脱落,树势衰弱,产量剧减。
●柑橘粉虱:聚集在嫩叶背面,吸汁为害,诱发煤烟病,严重的造成叶片畸形和落叶,引起枯梢,果实生长缓慢,以致脱落。
柑橘粉虱危害状:
粉虱危害诱发煤烟病。柑橘粉虱以3龄幼虫和蛹在秋梢叶背越冬。翌年4月下旬越冬代羽化为成虫,随即产卵。幼虫孵化后,作短距离爬行,不久以口器插入叶组织内取食,一叶可达数十至数百头。3龄幼虫蜕皮壳硬化即为蛹壳。该虫喜欢阴湿环境,因此栽植过密、荫蔽潮湿的果园发生多。
粉虱防治方法
1、物理防治 黄色对粉虱成虫有强烈的诱集作用,可在果园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。方法:用1mⅹ0.2m纤维板或硬纸板,涂成橙黄色,再涂一层粘油(可使用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调匀),每亩设置32~34块,置于行间,与植株高度一致,黄板需7~10天重涂1次。注意防止油滴在作物上造成烧伤。
2、化学防治 当粉虱种群密度较低时早期防治至关重要。同时注意交替用药和合理混配,以减少抗性的产生。可用的药剂有1.8%爱福丁2000~3000倍液、25%扑虱灵1000~1500倍液、10%吡虫啉2000倍液等,也可以用啶虫脒、毒死蜱等药剂,这些药剂高效、低毒,对粉虱有很好的防治效果。
摘自:网络资料(部分来自柑橘通与农药第一网 有整理) 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。